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8月14日电(朱礼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记者今天从上海市税务部门获悉,自今年3月该部门推出支持三大先导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助推航空航天航运创新发展、持续扩大离岸贸易税收政策效应等11项支持浦东的税收征管服务措施以来,浦东办理出口退(免)税超400亿元配资专业股票投资,同比增长14.2%,离岸贸易印花税减免超2亿元惠及1300户企业,外资再投资递延纳税金额同比上升208.5%。
近年来,浦东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突破9000亿元,先导产业“走出去”“引进来”的身影,成为浦东高水平对外开放大潮中的亮眼一帆。
上海豪威集成电路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和销售的企业,其产品主要销往亚洲和欧洲地区。“离岸贸易印花税免征,让我们敢接更多国际订单!”该公司财务负责人算了一笔账:2025年企业实现离岸转手买卖36.9亿元,享受印花税减免110.8万元,二季度交易规模环比增长26.2%。“政策直接降低运营成本,资金利用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他介绍,该企业预计未来一年离岸业务规模将再增10%以上。
在生物医药领域,浦东新区在全市率先形成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小型企业认证税务事项实施方案,助力中小医药企业享受海外认证费用减免,企业“走出去”合规服务能力领跑全国。目前。该政策已惠及8家药企,助力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提速。
此外,离境退税政策为境外旅客“买买买”提供便利和帮助。上半年,浦东新区离境退税销售笔数同比增长1.6倍,销售额同比增长83.4%,离境退税商店累计超过330家。
今年以来,多个外资重磅项目落地浦东。深耕浦东31年的巴斯夫,今年4月宣布投资5亿元扩建浦东巴斯夫Cellasto工厂。与此同时,和巴斯夫同年入驻浦东的罗氏制药中国也宣布投资20.4亿元在浦东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11项措施中提出的“加大税收政策落实力度”“增强外商投资经营可预见性”等跨境税收服务举措正进一步降低了外资企业的税收合规风险和跨境经营成本,税务部门将通过建立外贸外资数据标签体系及特色业务场景数据资源库,实现数据治理信息化、标签化与精细化,确保11项措施“直达快享”,让企业吃下“定心丸”。数据显示,上半年,浦东新区外资再投资递延纳税超40户次,涉及股息逾70亿元,外商投资意愿不断增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配资专业股票投资
盛康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