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挥舞关税大棒如何配资,咱却闷声发大财?
中国最近买石油买得有点猛,跟囤白菜似的。
那边厢,川普正挥舞着关税大棒,全球经济都紧张兮兮,大家伙儿都觉得石油需求要下降。
结果呢?
中国倒好,3月份开始石油进口量就蹭蹭上涨,4月份更是一口气冲到了18个月以来的最高点,每天将近1100万桶!
这跟1月份的890万桶/日相比,简直是火箭发射的速度。
这是怎么回事?
莫非是川普的关税大棒打在了棉花上?
其实啊,这背后的小九九,懂的人都懂。
贸易战一打,油价应声下跌,这不正给了咱们抄底的好机会嘛!
俗话说得好,便宜不占王八蛋。
摩根士丹利也说了,油价下半年估计还要跌,平均每桶也就62.50美元左右。
现在布伦特原油价格虽然回升到每桶65美元多了,但跟以前比起来,那还是白菜价啊!
瑞银的石油分析师Giovanni Staunovo也说了,中国对价格贼敏感,价格低就使劲囤,等涨价了再慢慢卖。
这叫啥?
这就叫战略眼光!
油价比白菜价还便宜,不囤点儿亏得慌!
中国现在石油库存本来就低,正好趁着低价补补仓。
Kpler的Johannes Rauball也说了,估计未来几个月中国还得继续买买买,毕竟这便宜不占白不占。
有人可能会问,贸易战不是对经济有影响吗?
石油需求不应该下降吗?
这话听着也有道理,但目前来看,这影响还没咋显现出来。
Vortexa的分析师Emma Li就说了,贸易战好像还没怎么影响中国对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的需求。
更绝的是,有些炼油厂为了多生产点儿,连年度维护都推迟了!
为啥?
油价低利润高啊!
这就好比菜市场大甩卖,精明的家庭主妇不得赶紧多买点儿?
美国大哥制裁伊朗,咱们的小炼油厂慌了吗?
不过,美国制裁伊朗这事儿,确实给中国添了点堵。
4月初,美国制裁了山东一家炼油厂,吓得中国买家赶紧减少了从伊朗进口石油。
山东那可是中国私营炼油厂的大本营,以前可没少从伊朗买石油。
Kpler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达到了创纪录的180万桶/日,4月份就降到了120万桶/日。
这降幅,看着都肉疼。
但话说回来,这些小炼油厂也不是吃素的。
Johannes Rauball就说了,这些炼油厂精着呢,虽然美国制裁带来了些麻烦,但海上油轮里囤积的伊朗原油却越来越多。
为啥?
还是因为便宜啊!
这些小炼油厂利润本来就薄,不从伊朗买,难道等着喝西北风吗?
再说,很多小炼油厂跟美国金融体系也没啥瓜葛,就算被制裁,损失也不大。
就像Johannes Rauball说的,对他们来说,要么从伊朗进口,要么破产,没别的路可走。
所以说,这石油进口的事儿,看着简单,其实里头门道多着呢。
既有战略考量,也有现实压力,更有精打细算的小算盘。
总之如何配资,就一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
盛康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